春风如醇酒,新程壮阔多。伴随着初春的脚步,3月26日下午,金泽小学语文组进行了本学期第六周教研活动——四年级语文学科绿色指标课堂跟踪活动,全体语文教师共研共思,促进专业共成长。
《猫》是统编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第一篇精读课文。本单元围绕“作家笔下的动物”这一人文主题,编排了《猫》《母鸡》《白鹅》三篇作品和习作“我的动物朋友”。本课重点是引导学生通过品词析句,感受猫古怪又可爱的性格特点,体会作者用词的精妙,如“蹭”“踩印”等;难点在于让学生领悟作者对猫饱含的喜爱之情,理解作者如何把这种情感融入看似平实却极具表现力的描写之中。
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精彩的课堂展示后,华老师分享了自己的设计思路。评课老师们围绕主题,展开了热烈而深入的评课活动。各位老师结合自身教学实践,从不同角度进行了点评,分析了课堂的精彩之处,并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意见。
孙欣老师:《猫》是老舍笔下的一篇文章。华老师在教学时先和学生共同解决文章中的生字词,理解“屏息凝神”等词语的意思,弄懂多音字“屏”在不同语境中的读音及用法。在分析文本时抓住小猫的淘气和大猫的古怪,以及小猫大猫的共同点。来体会老舍先生与猫之间难以割舍的情感。也让学生感受到老舍先生笔下栩栩如生的动物形象。
蔡沁怡:华老师这堂《猫》的精彩纷呈。书写时特别关注学生书写姿势。对猫性格分析紧扣文本,精选2-4自然段,引导学生通过朗读、圈画词句,运用句式填空方式帮助学生自主归纳猫的特点。品读相关语句体悟作者情感,课堂互动频繁,学生参与度高,美中不足是拓展环节稍显仓促。
蒋瑜晟:华老师《猫》的教学于“古怪”二字上大做文章。老舍笔下这猫儿却是个矛盾的主儿——说它老实吧,偏要上桌偷食;说它贪玩吧,却能整日守着老鼠洞;看似冷漠,却又在人写字时来蹭笔杆。老师领着学生品读这些细节,孩子们都笑了。这笑声好,正是读懂了猫儿“古怪”处的真性情。那“贪”字不再只是贝字旁的组合。采用矛盾分析法,引领学生捕捉“老实/贪玩”“温柔/倔强”“亲昵/疏离”等对立特质,结合“蹭腿”“踩印梅花”等细节描写,揭示老舍笔下猫性格的复杂性与真实性。通过圈画词语与对比讨论,学生逐步领悟作家“明贬实褒”的独特笔法,以及字里行间流淌的生命关怀。
顾晨纯:华老师在分析课文的过程中,注重对写作方法的渗透。让学生体会老舍先生通过具体事例来表现猫的性格特点这一写作手法,并在课堂小练笔中,引导学生仿照这种写法,描写自己熟悉的小动物。不少学生能够学以致用,写出了较为生动的片段,有效地实现了读写结合。
不负韶华,勤于钻研;立足当下,再启新程。金泽小学的语文老师们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秉持着对教育的热爱与执着,携手同行,不断反思,持续改进,在教学质量提升之路上继续迈出更加坚实有力的步伐。